北京奥运场馆的安保工作已全面进入赛时运行状态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记者李舒杨金志)对国际奥委会奥运会执行主任费利来说,7月的北京奥运村安保体验无疑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从奥运专用车道驶入奥运村,费利看到奥林匹克中心区周界已经全面封闭,2米余高的双层围栏之间,每间隔百余米就有一名武装守卫。清澈的天空下,42栋运动员公寓由荷花、翠竹环绕,身穿浅灰色T恤衫的安保人员轻松地穿行其间,而所有要进入封闭区的人员,必须并通过安全检查。
在运动员村的警务工作站,费利用英语和值班民警交谈,民警细致的解答和始终如一的微笑让费利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工作站里完美体育官方网站,除了4名着装,还配备了精通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的志愿者。
奥组委安保部部长刘绍武宣布:“奥运安保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落实,安保力量全部到位。”
透过费利的眼睛,我们同样看到,北京奥运场馆的安保工作已经全面进入赛时运行状态。
200多只防爆犬在安检员的引导下嗅遍了每一个房间和每一寸草地,背负核生化检测仪的专业人员走遍了每一个角落,地面重要设施、地下网管全面检查后派专人守卫……7月8日,在占地66公顷的运动员村内,警方的场地防爆安检工作拉开序幕。
经过3天的场地搜爆后,运动员村将全面封闭,进入这里的人员和车辆将实行严格的证件和安检准入,直到残奥会结束。这标志着北京涉奥场所无缝隙安保全面启动,安保工作进入奥运时间段。
在北京,共有23个竞赛场馆(群)、22个独立训练场馆(群)、以及签约饭店等200多个涉奥目标。“奥运会开幕前,这些重点地区将全部进行搜爆安检,搜爆结束后场馆的安保工作将完全达到赛时运行标准。”奥运北京安保指挥中心防爆安检部常务副指挥朱益军告诉记者。
奥运会安保指挥中心场馆运行安全保卫指挥部负责人曹东翔介绍说,北京奥运会的安保部门,在奥运场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已经落实了很多安保措施,如物流设计、安检设施、图像监控布点等工作,与场馆建设同步,并在测试赛中投入使用。
按照这些设计,所有奥运场馆周界都设立了2米多高的封闭围栏,围栏上有红外线对射报警器,场馆入口设置了人、车、物品安检设备,场院和馆内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重点部位使用了门禁控制系统,场馆指挥部和其他安保用房安装有图像监控、有线无线通讯设备系统。场馆安保进入赛时状态后,上述所有设备将24小时运转。
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在涉奥场馆、运动员村周界和内部部署安保力量,实施警戒守卫和巡逻防控,每一个场馆都制定了全面、细致的安保方案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可以确保在日常和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7月8日上午,北京奥运会主新闻中心正式对外开放,数百名记者来到这里“探营”。一个月后,他们将在这里为全世界传回奥运会开幕式的新闻报道。与此同时,这个场馆的赛时安保工作也已全面启动:指挥中心的13面电子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场数百个电子监控探头传回的图像,红外线监测仪闪烁着表示平安的绿灯,几名便装民警正忙碌地处理数据……在另一间屋子里,数十名名正在备勤。每天晚上,都有十名组成“应急小分队”,睡觉时也不服,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突发事件现场。
曹东翔说:“进入7月,北京奥运场馆的安保团队已经开始正式运转,涉奥重点地区实现了‘全覆盖、无缝隙’安保。”
国际奥委会安保专家彼得·瑞恩曾对北京奥运的安防系统整合,对仰山桥奥运安保前沿指挥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目前为止他所了解到的最先进的系统。
在紧邻奥林匹克公园的仰山桥,一座略显神秘的小楼内,是奥运安保前沿指挥部。这里与北京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联动,并接通了45个奥运场馆(群)和北京主要道路的电子监控探头。
记者看到,指挥中心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一名值勤民警的位置,指挥员可随时调取任意监视点的图像,监控员负责记录发现的疑点,及时通报给一线安保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真正实现了扁平化指挥和常规化应急的赛事指挥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
刘绍武介绍说,中国政府和奥运安保部门已经建立了国家、赛区、场馆三个层级的指挥机制,明确了每个层级的职责任务,确保筹备及赛时指挥顺畅、高效。
在国家层面,经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了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协调小组,由21个国家部委、奥运安保情报中心和北京市成员单位组成。
在赛区层面,北京及天津、上海、青岛、沈阳、秦皇岛等赛区城市组建了安保实战指挥机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
在场馆层面,每一个场馆均组建了场馆安保团队,团队中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安保副主任,场馆之间、场馆与各级指挥系统之间的网络、图像和信息通讯基础设施已全面投入使用,实现了各场馆间指挥调度快捷顺畅。
“从国家级的指挥中心,可以随时调看、调用各赛区、场馆的实时的信息资料和图像,在仰山桥指挥部,指挥员可以直接呼叫一线值勤民警。”曹东翔告诉记者,仰山桥指挥部已经试运行一年多了,从7月1日开始进入赛时运行状态后,每天都召开电视电线时,各场馆负责人向总指挥员报备勤务;中午13点和凌晨1点,分别报告场馆运行情况;下午16时,总指挥员协调解决各场馆存在的问题。
“奥运安保工作将为百姓撑起一把既可遮阳又可挡雨的保护大伞,而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大网!”奥运会铁人三项场馆安保副主任李景强说。
在李景强看来,中国的安保部门正在改变传统的安保模式,努力将安全管理与安保服务有机结合,营造一种欢乐祥和的赛场气氛。
铁人三项场馆位于著名的十三陵水库,赛区涉及山地、水库大坝、水域,内有2个居民小区和12个度假村,安保工作难度很大。为了不妨碍周边居民的生活,李景强在封闭周界开设了穿越点,增派人员值守,尽量减少百姓绕行。在征得奥组委的同意后,这个场馆的封闭期推迟了两周;不比赛时场馆封闭线回收到公路以内,以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事实上,记者连续多日走访奥运场馆,这样的人性化措施随处可见: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安保团队为运动员训练开辟了专门通道,并及时清理了水下的杂草;在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安保团队将封闭线米,在封闭线外围草坪上铺设石板小路,保障师生通行;在老山自行车场馆群,严密的安保措施没有让附近居住的3万多居民感到太多不便,居民秦大爷说:“这个区域封闭前,社区民警给我们送了一封信,告诉我们封闭的时间和绕行的方式,晚上我们沿场馆周界遛弯时,值守的安保人员还主动问好,对我们很和气。”
记者了解到,北京警方在场馆安保中启动了多项便民措施,为满足媒体的工作实际,设置了24小时开放的出入口;规划观众出入口时,按照临近公交车站、临近公共道路原则设置,方便百姓在最短时间入场观赛;针对物品丢失,家长疏忽与孩子分离等,每个场馆都设置了报警服务站,配备了专职安保人员和语言志愿者。
这些工作无疑增加了安保人员的工作量。记者了解到,奥运场馆的安保团队为“多惠民、少扰民”付出了辛勤的努力。7月以来,许多驻场的安保人员就从未休过假,而仰山桥指挥部总指挥员已经20多天没回家了。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安保副主任梁建林说:“每天巡逻和站岗的安保人员,衣服都要湿透3、4次。晚上,脱下的T恤就是一个充满盐碱的硬壳。”
23日,记者在“水立方”见到了场馆安保副主任赵贺亮,他与自己证件照上的那个“胖老头”比起来清瘦了很多,从接手这个场馆的安保工作以来,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人瘦了4公斤。
“把安全送给社会,把便利献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曹东翔说,“已经启动的各项奥运安保工作,正在力求更加周到和细致,更加体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