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球迷的朝圣之地8月9日晚,天津津门虎3比1战胜北京国安,赢得了宝贵的三分。然而令天津球迷激动的,却不仅仅是这来之不易的三分。
当头缠绷带的伊洛基罚进锁定胜局的点球时。天津球迷仿佛回到2003年的深秋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安装。那一年的甲A联赛,天津泰达主场对阵北京国安。在民园体育场,同样头缠绷带、血染战袍的于根伟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攻破了北京队的大门。
往昔诸多回忆涌上心头。这相似的历史,证明了天津足球的精神始终传承。从1918年到今天,足球早已成为天津城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上世纪20年代,随着当时英租界的扩展,居住人口的增多,英国工部决定新建一座更现代化的体育场。1926年10月9日,作为当时英租界的第二个体育场,民园落成开幕。
初期的民园体育场有500米的跑道,周围是铁栅栏围墙,还种植了一圈杨树。此后,在体育场西侧,今天靠近衡阳路的位置,安置了100米左右的木制和水泥看台。
民园体育场建成后,各种活动和体育赛事不断。如1929年的万国田径运动会、1931年5月天津万国华捕运动会、1932年4月华北童子军运动会决赛、1934年4月万国越野赛和两英里竞走赛。
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虽然没有侵入英租界,但为了防止日军飞机轰炸,英国方面在民园体育场前的空地上(今重庆道),用油漆画了一个巨大的英国国旗,直到1941年12月(下图)。
民园体育场启用后,其维护成本也水涨船高,从1927年的600元银元,到1940年直逼4000元。1943年,日军拆除了民园体育场的铁围栏用于制造,围墙改为砖墙,体育场面积缩小,跑道改为400米。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足球赛事,便是在民园体育场举办。那是1951年12月1日,“全国足球比赛大会”的开幕式,有解放军、铁路、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和西南等球队参赛。
1953年至1954年,民园体育场迎来一次大改造。建造了一圈水泥看台,球场地也由原来的沙地改为草坪,并在体育场的四角搭建起24米高的木质灯架,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座灯光球场。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里举办了诸多全国性的赛事以及国外邀请赛。一时间,民园体育场成为了天津体育的代名词。
1957年4月,天津足球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事件——14名国家白队队员落户天津,自此民园作为主场,见证了天津足球历史上的最鼎盛时期。
在全运会、全国甲级联赛和全国足球锦标赛上,老白队共获五次冠军、五次亚军、五次第三名,在当时称得上是中国足坛上名副其实的“王者之师”。
之后几年,老白队又在民园先后战胜伊拉克、英国等强队,可以说,中国足球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就是从民园开始的。
新建好的民园体育场南北方向共设四层,第一层为大厅,二、三层为贵宾室,四层为服务中心。东西两个看台为三层,所有看台分为13个普通区和一个特区,并设置13个出入口和3个贵宾出入口,最多可以容纳两万多名观众。
1998年,泰达接手球队后,又为民园体育场安装了塑料座椅,而很多天津球迷对民园最初记忆也从这时开始,从甲A到甲B,从于根伟到曹阳,民园成为天津球迷名副其实的朝圣之地。
夜场比赛时球迷在看台上打火机点亮成片的执着,1997年迷雾中天津队3比0战胜广东宏远却难逃降级的悲伤,球队以不败战绩重返中国联赛时的欣喜都依稀如昨。
2012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有着86年历史的民园体育场被拆除改造,开启了一次全新的蜕变!
如今,重新开放的民园已成为天津旅游新地标。越来越成熟的配套设施,让民园完成了华丽转身,并以全新的面貌再一次扎根于天津市民的心中。
但天津球迷不会忘记,这里曾是天津人的足球殿堂。它见证了太多天津足球的喜怒哀乐,也承载了一代人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