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978年,青岛市有青岛金笔厂、青岛圆珠笔厂、青岛塑料制笔厂、青岛球拍厂、青岛体育器械厂、青岛乐器厂、青岛塑料五厂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至1985年,乡镇以上企业达到22个,工业总产值2219万元。主要产品有文具、本册、笔、教学标本模型、球类、体育器材、游艺器材及玩具等。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88个,从业人员154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7人(高级技术职务33人),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出货值8.83亿元,利税总额1508万元。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344个(文化用品制造企业47个,体育用品制造企业91个,乐器制造企业21个,玩具制造企业159个,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企业6个),从业人员4.9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5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55人),工业总产值46.62亿元,出货值30.7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0.4亿元,利润总额1.72亿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89个,工业总产值54.59亿元,出货值39.17亿元,利税总额4.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2个,分别为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山东天象集团公司、青岛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博威实业有限公司、青岛三硕钢塑制品有限公司、山东英吉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青岛英格尔钢塑制品有限公司、青岛英吉利钢管制品有限公司、青岛高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吾卢拉玩具有限公司。
1978年,青岛市文化用品生产厂家主要有青岛金笔厂、青岛圆珠笔厂、青岛塑料制笔厂(1979年改称青岛活动铅笔厂),产品以金笔、圆珠笔、活动铅笔为主,其次是蘸水笔尖、签字笔、圆珠笔芯、铅笔芯等。青岛金笔厂生产的“犀牛”牌蘸水笔尖获1979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奖。1982年,该厂试制成功“831”型塑料软笔,并于1984年获国家经委颁发的新产品金龙奖。同年,“821”型自来水圆珠两用笔获全国自来水笔同类产品评比第一名,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优质产品。青岛圆珠笔厂是80年代初期山东省唯一的圆珠笔生产厂,其生产的“友爱”牌圆珠笔深受广大用户喜爱。1985年,全市共有乡镇以上文化用品制造企业12个,工业生产总值1511万元。80年代末,青岛金笔厂、青岛圆珠笔厂、青岛活动铅笔厂合并成立青岛制笔总厂。1988年,青岛商业机械总公司与美国昌隆国际投资公司合资创立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落户黄岛区,以生产修正液产品为主。1992年股东加入,公司开始投产笔类产品,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其“白雪”牌圆珠笔2004年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1991年,山东天象集团落户平度市,主要生产荧光芯彩笔、水溶彩笔、普通彩笔、金属芯彩笔、可擦性彩笔、无木彩笔、碳画笔、全铅芯石墨笔、塑料杆铅笔、珍宝笔、木工笔、肤色笔、6H-12B绘图铅笔、2B考试专用铅笔及文具套装等,成为文化用品制造的重点企业之一。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文化用品制造企业32个,从业人员26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5人(高级技术职务7人),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出货值3784万元,利税总额1442万元。主要企业有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新和文具有限公司、青岛制笔总厂、青岛太平洋铅笔有限公司、青岛三旺文教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大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普乐斯铅笔有限公司等。1997年,青岛制笔总厂宣布破产。1998年,青岛金笔厂兼并青岛圆珠笔厂、青岛活动铅笔厂、青岛轻工铅印厂。同年,日本新和株式会社投资兴建青岛新和文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产品涉及板纸类文件夹、塑料文件夹、金属夹具、笔记本、日本进口笔具等数千种产品,成为国内文具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锐企业。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文化用品制造企业52个,从业人员349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4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5人),工业总产值6.8亿元,出货值1.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32亿元,利润总额3361.7万元。全年共生产文具盒1.17亿件,圆珠笔3.41亿支,木杆铅笔9.09亿支,墨水258吨。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山东天象集团公司、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正点文具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新和文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73亿元、1.64亿元、3025万元、2493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12个,工业总产值8.22亿元,出货值1.87亿元,利税总额6861万元。
1978年,青岛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有青岛球拍厂、青岛体育器械厂,产品以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山羊、跳栏、铅球、双用跳高架为主。青岛球拍厂为全国四大球拍厂之一。1979年,青岛球拍厂的乒乓球拍产量达61万副,出货量21.05万副,羽毛球拍产量4万副左右。乒乓球拍开始由机械化生产替代手工操作。1985年,青岛市共有乡镇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4个,工业总产值454万元。青岛球拍厂生产的“流星”牌A813、B813、C813和8111四种型号的乒乓球拍,经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认证批准为国际比赛用拍。其中,A813、B813型号为高档反胶球拍,特点是弹性好、击球快、摩擦力强、胶面粘度高。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进入青岛体育用品制造业。1991年,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韩资)落户青岛,以生产室内健身器材、保健器材、运动器材为主。同年,台资企业青岛英派斯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仅用3年时间从一个健身器材工厂变成了3个独资厂、2个合资厂,成为有5家关系企业的集团公司。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以体育产业为支柱,生产各种室内健身器材、保健器材、运动器材,以及钢管制品、钢塑制品等。1995年,美国独资企业青岛三硕钢塑制品有限公司落户城阳区流亭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生产蹦床系列、室内外大型综合健身器材系列、脚踏车系列和家用小型健身器材等。同年,与的合资企业山东英吉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落户即墨市通济工业园,专业从事健身器材、运动器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21个,从业人员294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8人(高级技术职务12人),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出货值3.82亿元,利税总额513万元。全年共生产各种篮、排、足球225.17万个,跑步机18.77万台,健身车200台。主要生产企业有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日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青岛利元运动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鲜宇渔具有限公司等。“英派斯”牌健身器曾连续多年获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健身器材类金奖。2004年,“英派斯”牌跑步机获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英派斯”牌室内健身器材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96个,从业人员962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1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8人),工业总产值15.81亿元,出货值10.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9亿元,利润总额1.05亿元。全年共生产各种足、篮、排球17.56万个,健身器材243.37万台(跑步机2.02万台)。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三硕钢塑制品有限公司、山东英吉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青岛英格尔钢塑制品有限公司、青岛英吉利钢管制品有限公司、青岛高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4.08亿元、1.44亿元、1.39亿元、1.3亿元、1.3亿元、1.1亿元、9463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25个,工业总产值21.32亿元,工业增加值7.61亿元,出货值13.06亿元,利税总额2.35亿元。
1978年,青岛乐器厂是全市唯一的乐器生产企业,产品有京胡、南胡、板胡、低音胡、二胡、四胡、坠琴、革胡、三弦、大小提琴及笛、箫、笙等。1980年底,由于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该厂并入青岛宝石厂改行转产。从此,青岛市无专业的乐器生产和修理企业。2001年5月,青岛变压器集团与韩国世正乐器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020万美元,在青岛城阳工业园成立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钢琴生产企业之一。之后,青岛景韩乐器有限公司、青岛吉森乐器有限公司、青岛格利特乐器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相继落户青岛,成为青岛乐器生产的骨干力量。
2001年,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在青岛城阳工业园成立,为全国最大的钢琴生产企业之一。图为企业钢琴生产车间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乐器制造企业21个(中乐器制造企业2个,西乐器制造企业9个,电子乐器制造企业5个,其他乐器制造企业5个),全部从业人员544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6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63人),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出货值4.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32亿元,利润总额4051.3万元。全市共生产吉他79.75万把,琵琶5188把,西管乐器53.63万支,电吉他59.91万把。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青岛吉森乐器有限公司、青岛世利塑料有限公司、青岛景韩乐器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4亿元、5160万元、1820万元、1745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6个,工业总产值3.67亿元,出货值5.63亿元,利税总额3724万元。
1978年,青岛塑料五厂(原青岛市木制仪器玩具生产合作社)是青岛市玩具制造的主要企业。1981年,该厂迁址崂山区双山,但因玩具产品设计陈旧,产品滞销,产量逐年减少。1985年,青岛市共有乡镇以上玩具制造企业4个,工业总产值169万元。1985年后,青岛制针厂开始研制机械玩具,并投资152万元从香港凯迪公司引进生产线月投产,当年生产电动玩具1.2万件,开创了山东省高档玩具的生产历史。产品有“金龙”牌坦克、直升机、火车等种类高档电动玩具,深受消费者欢迎。90年代初,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金龙玩具厂、塑料十四厂、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新亚工艺品厂、飞世玩具有限公司等成为青岛市重点玩具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塑料、电子、塑胶工艺、木制和布绒等玩具,尤以布绒玩具居多。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玩具制造企业27个,工业总产值4.04亿元,出货值3.79亿元,利税总额87万元。全年共生产玩具总值17.65亿元,其中电子玩具9.17亿元、塑料玩具386.5万元、布绒玩具3.91亿元。主要企业有青岛三富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吾鲁拉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通商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阳地玩具有限公司、青岛相雅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宇利邦玩具有限公司、青岛中和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韩都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韩商玩具有限公司等。1995~2004年,玩具成为青岛市发展最快的出口商品之一,至2004年,有近百家企业获出口许可证,围绕其加工服务的企业达四五百个,从事玩具生产人员约6万。但青岛玩具以布绒玩具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差,企业利润也较低,从2003年开始,部分技术含量低的生产企业相继破产倒闭。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完美体育官方网站,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玩具制造企业169个,从业人员2.99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9人),工业总产值18.48亿元,出货值14.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利润总额-551.8万元。全年共生产玩具总值54.18亿元,其中娃娃类玩具1.41亿元,塑胶玩具407.1万元,玩具乐器35.6万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博威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吾卢拉玩具有限公司、青岛英贝多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飞龙飞世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得林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韩商玩具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1.77亿元、1.5亿元、1.01亿元、8563万元、6513万元、5799万元、5259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45个,工业总产值21.27亿元,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出货值18.48亿元,利税总额1.36亿元。
1978年,青岛市有青岛金笔厂、青岛圆珠笔厂、青岛塑料制笔厂、青岛球拍厂、青岛体育器械厂、青岛乐器厂、青岛塑料五厂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至1985年,乡镇以上企业达到22个,工业总产值2219万元。主要产品有文具、本册、笔、教学标本模型、球类、体育器材、游艺器材及玩具等。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88个,从业人员154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7人(高级技术职务33人),工业总产值10.83亿元,出货值8.83亿元,利税总额1508万元。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企业344个(文化用品制造企业47个,体育用品制造企业91个,乐器制造企业21个,玩具制造企业159个,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制造企业6个),从业人员4.9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95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55人),工业总产值46.62亿元,出货值30.7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40.4亿元,利润总额1.72亿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89个,工业总产值54.59亿元,出货值39.17亿元,利税总额4.7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12个,分别为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山东天象集团公司、青岛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博威实业有限公司、青岛三硕钢塑制品有限公司、山东英吉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青岛英格尔钢塑制品有限公司、青岛英吉利钢管制品有限公司、青岛高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吾卢拉玩具有限公司。
1978年,青岛市文化用品生产厂家主要有青岛金笔厂、青岛圆珠笔厂、青岛塑料制笔厂(1979年改称青岛活动铅笔厂),产品以金笔、圆珠笔、活动铅笔为主,其次是蘸水笔尖、签字笔、圆珠笔芯、铅笔芯等。青岛金笔厂生产的“犀牛”牌蘸水笔尖获1979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奖。1982年,该厂试制成功“831”型塑料软笔,并于1984年获国家经委颁发的新产品金龙奖。同年,“821”型自来水圆珠两用笔获全国自来水笔同类产品评比第一名,1985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一轻工业厅优质产品。青岛圆珠笔厂是80年代初期山东省唯一的圆珠笔生产厂,其生产的“友爱”牌圆珠笔深受广大用户喜爱。1985年,全市共有乡镇以上文化用品制造企业12个,工业生产总值1511万元。80年代末,青岛金笔厂、青岛圆珠笔厂、青岛活动铅笔厂合并成立青岛制笔总厂。1988年,青岛商业机械总公司与美国昌隆国际投资公司合资创立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落户黄岛区,以生产修正液产品为主。1992年股东加入,公司开始投产笔类产品,规模逐渐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其“白雪”牌圆珠笔2004年被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1991年,山东天象集团落户平度市,主要生产荧光芯彩笔、水溶彩笔、普通彩笔、金属芯彩笔、可擦性彩笔、无木彩笔、碳画笔、全铅芯石墨笔、塑料杆铅笔、珍宝笔、木工笔、肤色笔、6H-12B绘图铅笔、2B考试专用铅笔及文具套装等,成为文化用品制造的重点企业之一。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文化用品制造企业32个,从业人员261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5人(高级技术职务7人),工业总产值1.12亿元,出货值3784万元,利税总额1442万元。主要企业有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新和文具有限公司、青岛制笔总厂、青岛太平洋铅笔有限公司、青岛三旺文教用品有限公司、青岛大星文化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普乐斯铅笔有限公司等。1997年,青岛制笔总厂宣布破产。1998年,青岛金笔厂兼并青岛圆珠笔厂、青岛活动铅笔厂、青岛轻工铅印厂。同年,日本新和株式会社投资兴建青岛新和文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产品涉及板纸类文件夹、塑料文件夹、金属夹具、笔记本、日本进口笔具等数千种产品,成为国内文具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的新锐企业。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文化用品制造企业52个,从业人员3498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4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5人),工业总产值6.8亿元,出货值1.6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6.32亿元,利润总额3361.7万元。全年共生产文具盒1.17亿件,圆珠笔3.41亿支,木杆铅笔9.09亿支,墨水258吨。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山东天象集团公司、青岛昌隆文具有限公司、青岛正点文具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新和文化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2.73亿元、1.64亿元、3025万元、2493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12个,工业总产值8.22亿元,出货值1.87亿元,利税总额6861万元。
1978年,青岛市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有青岛球拍厂、青岛体育器械厂,产品以乒乓球拍、羽毛球拍、山羊、跳栏、铅球、双用跳高架为主。青岛球拍厂为全国四大球拍厂之一。1979年,青岛球拍厂的乒乓球拍产量达61万副,出货量21.05万副,羽毛球拍产量4万副左右。乒乓球拍开始由机械化生产替代手工操作。1985年,青岛市共有乡镇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4个,工业总产值454万元。青岛球拍厂生产的“流星”牌A813、B813、C813和8111四种型号的乒乓球拍,经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认证批准为国际比赛用拍。其中,A813、B813型号为高档反胶球拍,特点是弹性好、击球快、摩擦力强、胶面粘度高。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进入青岛体育用品制造业。1991年,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韩资)落户青岛,以生产室内健身器材、保健器材、运动器材为主。同年,台资企业青岛英派斯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成立。之后,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仅用3年时间从一个健身器材工厂变成了3个独资厂、2个合资厂,成为有5家关系企业的集团公司。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以体育产业为支柱,生产各种室内健身器材、保健器材、运动器材,以及钢管制品、钢塑制品等。1995年,美国独资企业青岛三硕钢塑制品有限公司落户城阳区流亭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生产蹦床系列、室内外大型综合健身器材系列、脚踏车系列和家用小型健身器材等。同年,与的合资企业山东英吉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落户即墨市通济工业园,专业从事健身器材、运动器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21个,从业人员294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28人(高级技术职务12人),工业总产值4.67亿元,出货值3.82亿元,利税总额513万元。全年共生产各种篮、排、足球225.17万个,跑步机18.77万台,健身车200台。主要生产企业有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日鼎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青岛利元运动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鲜宇渔具有限公司等。“英派斯”牌健身器曾连续多年获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健身器材类金奖。2004年,“英派斯”牌跑步机获中国驰名商标。2005年“英派斯”牌室内健身器材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体育用品制造企业96个,从业人员962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17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8人),工业总产值15.81亿元,出货值10.1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3.9亿元,利润总额1.05亿元。全年共生产各种足、篮、排球17.56万个,健身器材243.37万台(跑步机2.02万台)。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英派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三硕钢塑制品有限公司、山东英吉多运动器材有限公司、青岛英格尔钢塑制品有限公司、青岛英吉利钢管制品有限公司、青岛高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青岛新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4.08亿元、1.44亿元、1.39亿元、1.3亿元、1.3亿元、1.1亿元、9463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25个,工业总产值21.32亿元,工业增加值7.61亿元,出货值13.06亿元,利税总额2.35亿元。
1978年,青岛乐器厂是全市唯一的乐器生产企业,产品有京胡、南胡、板胡、低音胡、二胡、四胡、坠琴、革胡、三弦、大小提琴及笛、箫、笙等。1980年底,由于生产任务不足等原因,该厂并入青岛宝石厂改行转产。从此,青岛市无专业的乐器生产和修理企业。2001年5月,青岛变压器集团与韩国世正乐器株式会社共同投资2020万美元,在青岛城阳工业园成立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钢琴生产企业之一。之后,青岛景韩乐器有限公司、青岛吉森乐器有限公司、青岛格利特乐器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相继落户青岛,成为青岛乐器生产的骨干力量。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乐器制造企业21个(中乐器制造企业2个,西乐器制造企业9个,电子乐器制造企业5个,其他乐器制造企业5个),全部从业人员5443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66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63人),工业总产值5.36亿元,出货值4.3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32亿元,利润总额4051.3万元。全市共生产吉他79.75万把,琵琶5188把,西管乐器53.63万支,电吉他59.91万把。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世正乐器有限公司、青岛吉森乐器有限公司、青岛世利塑料有限公司、青岛景韩乐器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4亿元、5160万元、1820万元、1745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6个,工业总产值3.67亿元,出货值5.63亿元,利税总额3724万元。
1978年,青岛塑料五厂(原青岛市木制仪器玩具生产合作社)是青岛市玩具制造的主要企业。1981年,该厂迁址崂山区双山,但因玩具产品设计陈旧,产品滞销,产量逐年减少。1985年,青岛市共有乡镇以上玩具制造企业4个,工业总产值169万元。1985年后,青岛制针厂开始研制机械玩具,并投资152万元从香港凯迪公司引进生产线月投产,当年生产电动玩具1.2万件,开创了山东省高档玩具的生产历史。产品有“金龙”牌坦克、直升机、火车等种类高档电动玩具,深受消费者欢迎。90年代初,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金龙玩具厂、塑料十四厂、即发集团有限公司、新亚工艺品厂、飞世玩具有限公司等成为青岛市重点玩具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塑料、电子、塑胶工艺、木制和布绒等玩具,尤以布绒玩具居多。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1995年底全市共有乡及乡以上玩具制造企业27个,工业总产值4.04
亿元,出货值3.79亿元,利税总额87万元。全年共生产玩具总值17.65亿元,其中电子玩具9.17亿元、塑料玩具386.5万元、布绒玩具3.91亿元。主要企业有青岛三富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吾鲁拉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通商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阳地玩具有限公司、青岛相雅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宇利邦玩具有限公司、青岛中和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韩都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韩商玩具有限公司等。1995~2004年,玩具成为青岛市发展最快的出口商品之一,至2004年,有近百家企业获出口许可证,围绕其加工服务的企业达四五百个,从事玩具生产人员约6万。但青岛玩具以布绒玩具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市场竞争力较差,企业利润也较低,从2003年开始,部分技术含量低的生产企业相继破产倒闭。
据青岛市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底青岛市共有玩具制造企业169个,从业人员2.99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78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9人),工业总产值18.48亿元,出货值14.4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利润总额-551.8万元。全年共生产玩具总值54.18亿元,其中娃娃类玩具1.41亿元,塑胶玩具407.1万元,玩具乐器35.6万元。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青岛华仁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博威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吾卢拉玩具有限公司、青岛英贝多玩具有限公司、青岛飞龙飞世玩具有限公司、青岛得林工艺品有限公司、青岛韩商玩具有限公司,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是1.77亿元、1.5亿元、1.01亿元、8563万元、6513万元、5799万元、5259万元。2005年,全市有规模以上该类企业45个,工业总产值21.27亿元,工业增加值7.69亿元,出货值18.48亿元,利税总额1.36亿元。